一、信创迁移的背景与重要性
信创迁移在数字化转型中至关重要,是国产化替代的关键环节,关乎企业的战略选择和信息安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信创迁移成为了推动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信创,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作为 “新基建” 的重要内容,涵盖了从云计算、软件、硬件、安全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我国信息技术软硬件的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防护能力,逐步建立基于我国自己的 IT 底层架构及标准,形成自主可控生态,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
2020 年 1 月份,微软正式停止了对 Windows 7 的支持,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信息安全风险的担忧。国资委于 2022 年 10 月提出 “到 2027 年,央企综合办公、涉密领域全面替代,企业内部网信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系统应替尽替”,信创迁移已然是大势所趋。
信创迁移不仅是政策要求,更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全球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经济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正在全面博弈,世界主要经济体围绕技术路线主导权、价值链分工、产业生态建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我国在信息技术底层标准、架构、生态掌控力等方面相对薄弱,信创迁移有助于提升我国在信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技术 “卡脖子” 现象。
此外,信创迁移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信创迁移的政策支持有利于我国逐步建立基于自己的 IT 底层架构和标准,形成自有开放生态,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信息技术环境。另一方面,信创迁移有利于企业加强与其他生态伙伴的合作,共同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最后,信创迁移可以帮助国内企业进行转型,建设更加完善的信息技术产业链,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信创迁移核心技术问题
(一)操作系统选型难题
在信创迁移过程中,操作系统选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首先,需考虑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兼容度,确保硬件能够在操作系统上稳定运行,避免出现驱动不兼容等问题。同时,生态完善度也是关键因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丰富的软件支持,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此外,特定调优需求也不能忽视,不同的业务场景可能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特定的优化,以提高性能和稳定性。不同的业务场景可能需要不同操作系统组合,在迁移过程中,应遵循由边缘至核心、原子化、链路由上至下、先测试再迁移、滚动迁移等原则,以最小化对原系统或业务的影响。
(二)迁移成本控制挑战
迁移成本控制是企业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有效控制成本,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全面评估资源需求,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利用自动化工具可以简化迁移过程,提高效率,同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三)软件版本兼容性问题
信创操作系统版本与常用系统存在差异,内核版本、系统软件版本等需重点关注。信创操作系统的版本与常用的红帽可能存在一些小的差异,例如内核版本,系统软件版本,jdk 版本等。在信创操作系统迁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软件版本内容包括:CPU、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由于信创生态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国产化环境,涉及不同架构的芯片,各个厂商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因此如何挑选最优的组合,以利于尽早确定信创技术栈,保证在原有架构上运行的众多业务应用,能够顺利迁移是难点之一。
(四)迁移前调研要点
迁移前对信创操作系统及当前服务器操作系统进行系统架构、技术栈、硬件设备兼容性等调研至关重要。通过对系统架构的调研,可以了解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成,为迁移提供指导。技术栈的调研可以帮助确定所需的技术和工具,确保迁移的顺利进行。硬件设备兼容性的调研则可以避免在迁移过程中出现硬件不兼容的问题。
(五)服务器操作系统迁移适配流程复杂
应用平滑迁移、软硬件兼容性、业务性能满足等挑战重重。操作系统作为桥梁,需对涉及的硬件、软件、系统等进行适配验证与改造优化。关键在于确保不同架构下应用平滑迁移,并满足业务持续增长的性能要求。因厂商产品差异和服务器 CPU 架构的不同,操作系统迁移工具在厂商间存在较大差异,且行业缺乏统一的迁移标准流程。
(六)性能、稳定性、安全性与兼容性评价
软硬件兼容性问题仍是挑战,需根据兼容性列表进行选择和测试。信创操作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业界的认可,但在软硬件兼容性方面仍存在问题。迁移后,可能会遇到软件包兼容性冲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详细的软件清单,进行充分的测试验证,并与软件供应商合作获取最新的软件包版本。系统层面的调优应结合具体场景考虑,如数据库针对读写操作的参数调整。
三、信创迁移常用解决手段
(一)操作系统选型策略
在信创迁移过程中,操作系统选型至关重要。应遵循由边缘至核心、原子化、链路由上至下、先测试再迁移、滚动迁移等原则,以最小化对原系统或业务的影响。这意味着在选型时需充分考虑业务场景、硬件兼容性、生态完善度以及特定调优需求。不同的业务场景可能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统组合。例如,对于一些边缘业务,可以先选择兼容性较好、迁移难度较低的操作系统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逐步向核心业务推进。同时,在选型过程中,要对硬件与操作系统的兼容度进行充分评估,确保硬件能够在操作系统上稳定运行,避免出现驱动不兼容等问题。此外,生态完善度也是关键因素,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能够提供丰富的软件支持,满足不同业务场景的需求。对于有特定调优需求的业务场景,要选择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操作系统,以提高性能和稳定性。
(二)迁移成本控制策略
制定详细迁移计划,评估资源需求。在进行信创迁移时,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迁移计划。这个计划应该包括迁移的目标、范围、时间表、资源需求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全面评估资源需求,包括人力、物力和时间等方面,可以更好地规划迁移过程,避免资源浪费和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例如,可以根据业务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安排迁移的顺序和时间窗口,以降低时间成本。同时,对人力需求进行评估,确保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迁移过程,避免因人力不足而导致的延误和额外成本。
利用自动化工具简化迁移过程。利用自动化工具可以大大简化迁移过程,提高效率,同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例如,可以使用自动化的数据迁移工具,减少人工操作和错误,提高数据迁移的速度和准确性。此外,自动化工具还可以帮助进行环境配置、软件安装和测试等工作,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三)数据迁移解决方案
独立第三方国产数据库迁移工具可以很好的解决企业在数据库迁移过程中面临的兼容性、完整性、安全性、高效性等问题,帮助企业实现平滑、安全的数据库迁移。因国产工具更符合国内企业的实际需求,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内的网络环境和数据安全要求。其次,独立第三方的工具具有更高的通用性,可以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之间的迁移,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此外,这些工具通常具有更强大的功能,如精准的评估能力、高效的迁移性能、严格的数据一致性校验等,能够确保数据迁移的顺利进行。
DBMove做为独立的第三方的国产异构数据库迁移工具,在企业的数据迁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实现数据库国产化替代和数字化转型的有力保障。DBMove信创数据库迁移产品可以实现异构数据库智能迁移,提供全量/增量数据一体化处理,支持业务瞬时割接点,业务回滚支持数据库上下云之间自动切换,无需安装Agent,对原业务无影响,提供数据库结构的自动同步,提供数据库中间件以实现应用的无感迁移,可有效降低信创迁移技术复杂度。DBMove信创数据库迁移产品,迁移时源端无要求,业务正常运行,热数据支持,实时同步,snapshot全量同步,CDC增量同步,对源端性能影响极低,不限源端数据库,不限目标端关系数据库,支持自定义数据转换,业务秒级割接,完备成熟,支持业务回滚,完备成熟的业务监控,应用无感迁移。
四、信创迁移的未来展望
信创迁移虽然挑战重重,但也是机遇所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创迁移将更加顺利,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在未来,信创迁移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1、技术创新推动迁移更加便捷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技术和工具将不断涌现,为信创迁移提供更强大的支持。例如,自动化数据迁移工具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业务场景和数据类型,提高迁移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新的安全技术也将不断出现,为信创迁移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提供更可靠的保障。
2、生态系统不断完善
信创产业的生态系统将不断完善,包括硬件、软件、服务等各个方面。更多的厂商将加入信创生态,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将为企业的信创迁移提供更多的选择,降低迁移的成本和风险。同时,信创生态的完善也将促进不同厂商之间的合作和协同,提高整个信创产业的竞争力。
3、行业标准逐步统一
目前,信创迁移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流程,这给企业的迁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未来,随着信创产业的发展,行业标准将逐步统一,为企业的信创迁移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这将有助于提高迁移的效率和质量,降低迁移的成本和风险。
4、人才培养更加重视
信创迁移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未来,随着信创产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因此,人才培养将更加受到重视,包括高校教育、职业培训等各个方面。这将为信创迁移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促进信创产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信创迁移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创迁移将更加顺利,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安全提供有力保障。